精准解决含粗粒金/明金样品分析难题丨过筛火试金法

        引言:专业服务质量领先

        在自然界中,金矿物(主要是自然金)的颗粒大小差异显著,按粒径可分为明金(> 0.295mm)、粗粒金(0.295~0.074mm)、中粒金(0.074~0.037mm)、细粒金(0.037~0.01mm)和微粒金(<0.01mm)。无论是岩金还是砂金矿,细微粒金虽常见,但明金与粗粒金的存在同样普遍。

 

        技术挑战:金矿样品制备的均匀性难题

        金具有极强的延展性,这给金矿样品的制备带来独特挑战:

        •在破碎研磨过程中,金颗粒不易像基岩一样被粉碎成均匀粉末。

        •研磨(尤其是棒磨)反而可能压扁金颗粒,导致其分布更不均匀。

        •标准制样流程中“多次破碎以期均匀”的假设,对于具有延展性的金颗粒效果有限,甚至可能加剧样品交叉污染和分布不均。

        •最终用于常规分析(如称取10-30克样品)的代表性难以保证,即使多次重复测试取平均,仍可能无法客观反映实际含量,尤其当样品含有明金或粗粒金时。

 

        澳实解决方案:过筛火试金法

        针对金矿样品“难均匀”的核心问题,澳实采用国际广泛认可的过筛火试金法,提供更可靠的分析结果。
方法原理与流程:​

        1.避免过度研磨,保留粗粒金:​ 不强制追求样品完全粉碎均匀,而是保留较大金颗粒的存在。

        2.过筛分离:​ 将1000克制好粉样通过150目筛。

        ①筛上物分析:​ 收集筛上物(含粗粒金/明金)作为独立样品,使用火试金称重法分析。由于火试金高温熔融的特性,能完全分解,获得准确结果。报告为 (+) 值,并注明筛上物重量。

        ②筛下物分析:​ 筛下物主要包含中、细、微粒金,其金含量相对更易均匀。取两份30克筛下物样品进行常规火试金分析,取平均值。报告为 (-) 值,并注明筛下物重量。

        3.综合计算:​ 利用筛上物金含量 (+) 值及重量、筛下物平均金含量 (-) 值及重量,加权计算得出样品的综合金含量。

 

        方法优势与价值

        1.卓越的代表性:​ 使用1000克大样进行分离和测试,其代表性远高于仅称取10-30克样品的常规方法。

        2.解决粗粒金分析难题:​ 专为解决含明金、粗粒金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问题而设计,避免常规分析的偶然误差。

        3.结果客观准确:​ 通过物理分离和针对性分析,相当于1公斤样品参与分析,结合加权计算,更真实地反映样品整体金含量。

        4.国际认可的标准方法:​ 过筛火试金法是国际地质矿业界广泛认可的科学方法。

        5.应用广泛:​ 

        ①常规分析的质量控制:通过实验室重复样监控,可有效识别可能含明金/粗粒金的样品批次。

        ②仲裁分析:对于内外检结果差异显著的样品,可作为权威的仲裁分析手段。

        ③确认金分布状态:有助于了解样品中金的赋存粒度分布。

        ④补充质量保证:是衡量内部和外部检测质量的有力补充工具。

 

        总结

        澳实的过筛火试金法为您提供针对含颗粒金(明金)样品的专业、可靠、符合国际标准的分析解决方案,确保您的检测结果精准可信。

 

如需帮助,可点击立即聊天联系我们
【请您留意微信消息,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】